2022-02-14
古驿道如何成为文旅新名片?晋安探寻古驿道活化新路
福建山高岭峻,古有“闽道更比蜀道难”之说。为给跋山涉水的学子、官差提供歇脚处,政府在沿线要冲设驿站、递铺,用于传递文书、接待官员和运送军事物资等。
宦溪降虎寨旁的古驿道不时可见登山客。记者 朱榕 摄
古驿道既是交通线,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。13日,记者从“福聚晋安 遇见古厝”——“福州古驿道”文史沙龙获悉,福州正加强驿道文化研究、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,将古驿道变为文旅新名片。
(资料图)
寻古
福州出省 曾有四大驿道
闽都乡学研究会理事、闽都文化志愿者林强介绍,福州至宋代形成了完整的驿铺制度,所谓“十里一铺,三十里一驿”。当时,前往闽浙粤地区形成了4条省际驿道:福温路、福瓯路、福莆路、福延路。
其中,福延路开发最早,可远溯至闽越国,唐始设驿站,距今1200余年。这条路从福州西门出发,沿途设四驿十三铺,经洪甘路往闽侯白沙,基本沿闽江北岸辗转闽侯、闽清县境,出福州界至南平延平、建瓯一带出省,抵浙江衢州。
福温路即福州人最熟悉的大北岭古道(状元岭),宋嘉祐三年(1058年)由怀安知县樊纪募资修建。福州段起于井楼门,经新店象峰,抵宦溪镇,从降虎寨进入连江、罗源县境,穿飞鸾岭至宁德、霞浦,止于浙江温州。
福瓯路则始于宋崇宁元年(1102年),为节省驿铺开支,新辟福州北门达古田、建瓯的驿道。今城北的小北岭古驿道和闽侯荆溪的拔仕古道,都是其重要遗存。
福莆路从南门出发,经仓山、闽侯、福清至莆田莆阳驿,全长210里,途经数个著名驿站,为旧时福州连结闽南各地的陆上交通大动脉。
尽管民国初年废除邮驿制度后逐渐沉寂,但山林之间依然留下了古道、碑刻、古桥等珍贵遗迹。
传承
齐心守护 北岭古道逢春
“至今,晋安区仍保存着新店昇山、小北岭、大北岭、登云、鳝溪等众多古道遗迹。”晋安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十九先生介绍,其中,大北岭古驿道于1998年被确定为晋安区文保单位,自2007年以来历经两次修缮。
古道的守护还有来自民间的支持。2016年起,民间志愿者自发为大北岭古道清扫、捡拾垃圾、修剪茅草、保护古亭等,参与志愿者达两三百名。2018年,经广泛宣传,该古道名声大噪,每逢周末,登山的驴友、寻幽访古的游客络绎不绝。
与此同时,从森林公园至岭头的一段小北岭古驿道也焕发新生。今年寿山乡政府重新修复了古驿道,在沿线规划建设桃枝岭等4座公园,在公园内展示和驿道相关的名人史迹、诗词楹联等,同时在岭头集镇利用邮政闲置楼与后院等打造公共空间,赓续绵延在古驿道、古集镇中的悠长文脉。
展望
寻“前世今生” 挖掘驿道魅力
为更好地保护宣传福州驿道文化,当前,福州市、晋安区计划编撰相关书籍,探寻驿道“前世今生”。
文史沙龙上,市政协文史委编辑、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陈常飞介绍了市政协正在编撰的《福州古驿道史话》。他介绍,该书将以事件为单位梳理古驿道的脉络,展示与其相关的线路变迁、沿线村落、史迹遗存、历史故事和诗文作品等,计划在今年出版。
十九先生介绍,正在筹备中的《晋安古道》将初选有代表性的36条古道,分历史文化、登山路线两大部分,讲述沿线文保单位、碑刻、摩崖石刻中蕴含的历史文化,梳理打卡线路,邀请更多市民游客开启驿道文化之旅。(记者 朱榕)
标签:
- 精心推荐
X 关闭
X 关闭